高校體育場館物業管理論文
1基于物業管理的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優化措施
1.1實施兩權分離管理結構
物業管理中物業管理權與資源所有權相互分離,即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5]。所有者可以自主的選擇管理經營者或者更換管理經營者。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也可以實行兩權分離管理模式,將經營權賦予外部機構,學校擁有所有權。管理單位在獲取體育場館管理權的過程中需要與同行業競爭,這既有效地降低了高校的管理成本,同時也有助于管理單位為保持行業優勢而進行有效管理。從而促進高校體育場館的有效管理。
1.2管理主體自主經營
在物業管理過程中,物業單位通過自主經營,制定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盈利方向,從而促進公共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也可以實施管理主體自主經營,類似目前高校食堂的經營模式,將體育場館承包給管理單位,由單位自主經營,從而通過市場的競爭性和市場的供需調節作用,使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實現合理定價和優質管理的目標。
1.3進行監督和約束
由于高校體育場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具有相對的壟斷性。例如羽毛球等場內體育活動,學生要開展相關的體育活動,必須要在體育場館內進行。當學校和周邊院校只具備一個羽毛球場館時,這就形成相對壟斷的局面,容易發生管理單位亂標價格的現象。這就要求學校進行相關約束和控制,例如像高校食堂管理一樣,對價格進行合理區間的限制,以保障學生的利益。同時,學校也相應地撥發一筆款項進行補助,從而保證高校學生體育運動推廣目標的實現。
1.4充分利用學校資源
高校中具備大量的人力資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資源。像小區物業管理中充分利用小區老年資源實施管理,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員成本,還能實現管理的便捷性。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同樣可以招聘一些學生兼職進行簡單的體育場館管理,一方面降低場館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人員控制。例如大型比賽期間,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工作增多,需要添加大量人員,而比賽結束后管理人員需求也就相應減少。因此可以充分學生資源,進行場館有效管理。
1.5管理方式結合高校情況
基于物業管理中具體管理要根據小區的結構、人員等因素具體的情況而定,高校在對體育場館進行管理時,也要結合高校的具體實際情況,包括師生人數、學校類別、場館數量、學生活動時間等。例如某高校羽毛球場館開放,周一至周五白天30元,晚上50元;周末白天10元,晚上30元。由于師生活動時間大多聚集在周末或者晚上,而這樣定價不僅不能有效地實現人員分流使場館得到充分利用,還會造成周末人員集聚引發管理上的混亂。因此,體育場館管理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設定。
2結語
綜上所述,物業管理模式的引進,能有效地解決現今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高校體育場館得到有效管理。一方面保障了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良好運行,保證場館內器械等的完善;另一方面也保證了高校體育場館的充分利用,為學生體育娛樂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通過物業管理模式的考量和學習,進行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優化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目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但經過長久努力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必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實現體育場館優質化管理。
作者:譚蘇萍 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