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下信息技術運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更新課堂教學手段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單純地通過教師的說教獲取一些知識,缺乏直觀上的感受,而教師的舉例也只能是通過抽象的思維去想象和印證。現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的形象化、直觀化,而且還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更容易解決一些難點。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還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活潑。例如,在教學詩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聲音、動畫、圖片以及視頻等資料,將詩詞中的那種意境之美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這樣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們的求知興趣,而且還給學生們的視覺、聽覺等帶來美的享受,這樣的教學也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在學習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去感受“母愛”,對“母愛”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和把握,教師課前可以先結合多媒體課件將其一些“大家”描寫母愛的文章聚集在一起,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更利于學生學習語文。接著,再和學生一起深入地進行分析和比較,同時再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談一談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以及自己對母愛的理解。這種通過觀看視頻、讀文章、談經歷等環節的設置,學生既能夠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而且還能夠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這也正是結合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功效。
二、強化教學研究,提高信息技術使用效果
在語文課堂中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學,需要和整個教學設計的框架相吻合,要和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要達到有機滲透、相互融合的目標。在新課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視頻播放,先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住,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江南的冬景》這篇文章時,教師課前可以先選取一些與之相關的場景進行播放,通過觀看讓學生真實地去感受景物的美,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伏筆。在課堂的分析環節中,教師同樣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大量的信息補充,例如,在教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一些有關海倫•凱勒生平事跡的紀錄片,通過觀看,讓學生對這位美國盲人女作家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課文的講解,都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有更深的領悟和理解。此外,在講授一些情感蘊含比較深厚的內容,教師也是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的,比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配樂朗誦的形式,提高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滲透力。因此,在語文課的教學研究中,教師在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時,一定要講究一定的教學技巧,讓多媒體課件在最需要的環節中、以最佳的狀態出現,真正地將其對語文教學的輔助功能發揮出來。將多媒體課件的最大價值發揮出來。
三、總結
在多媒體課件和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過程當中,多媒體教學為語文課堂的教學注入了一劑新鮮的活力,給學生們的視覺和聽覺等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力,而且還擴大了學生們的信息容量,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范圍,學生們也會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下,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因此,讓多媒體技術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機地相整合,充分將它的應有價值發揮出來,這也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最高境界!
作者:艾海提·亞庫甫 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第一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