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舞蹈教育教學問題探析
引言:
在大學教育中,舞蹈教育同樣具有育人的意義。舞蹈教育促進了藝術的發(fā)展,同時在大學生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實際中大學舞蹈教育存在的教學問題影響了其意義的發(fā)揮。
一、大學舞蹈教育存在的教學問題
1、教學模式過于落后
從目前的大學舞蹈教育來看,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國教育事業(yè)正在不斷向前邁進的同時,傳統的大學舞蹈教學模式其弊端已經逐漸顯露出來[1]。教學方式仍然停留在單一的階段,教學內容也過于單調,這種局面之下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此局面導致了舞蹈教學難以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越來越缺失,影響舞蹈教學質量。
2、舞蹈教學條件有限
舞蹈教育的教學條件有限,各種教學設施落后,甚至器材配備不夠。另外,部分大學的舞蹈教育專業(yè)性程度不高,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缺乏有效的互動,未將舞蹈教學的開放性、靈活性展示出來,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3、大學生舞蹈專業(yè)知識基礎弱
舞蹈專業(yè)課基礎弱的現象嚴重阻礙了舞蹈教學的發(fā)展。在目前的社會中,文化素質也是競爭的重要一個要素。雖然舞蹈教育知識藝術學科的一種,但是其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心理學、舞蹈美學、教育學等等,因此,高校不僅需要加強舞蹈學科的文化課,同時更加應該注重學生舞蹈技能的培養(yǎng)。
二、有效解決大學舞蹈教育教學問題的策略
1、更新教學模式
大學教育與之前教育不同,大學教育本身就應該具備先進、理性、科學的教育理念。在舞蹈教學中同樣需要沿襲這樣的教學理念。將舞蹈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適當性的改變[3]。將舞蹈教學的重點放在大學生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當大學生去理解舞蹈的文化形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從舞蹈教學的內涵出發(fā),讓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的同時具備一個較高的舞蹈理論水平以及良好的審美素質,從舞蹈本身做到對舞蹈的真正理解。例如,某高校為了能夠讓舞蹈教學的教學質量提升一個水平,從學生的智能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將原有的注入式教學模式轉變成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與教師學習互動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舞蹈本身。同時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始終秉承嚴謹的作風以及良好的教育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yǎng)學生勤奮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為重點,努力打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2、創(chuàng)建良好教學條件
為了能夠保證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良好的舞蹈教學條件是基礎。高校應該做到舞蹈教學每年的一定預算,投入一定的資金與人力進行舞蹈條件的維護,保證舞蹈教學能夠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避免出現因條件受限影響舞蹈教學進行的現象。另外,高校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出舞蹈教學屬于實踐教學這一特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的將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例如,某高校為了進一步提高本校的舞蹈教學水平。不僅每年都拿出一定資金對舞蹈教學設備、相關器械進行維護。同時將多媒體技術應用進舞蹈教學的實踐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將難度較高、比較抽象的動作展示在學生面前,目的在于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有效保證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
3、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因材施教是因為不同水平、不同階段的學生對舞蹈的理解與認識不同,面對這種差異化,加上想要提高舞蹈教學質量、解決舞蹈教學問題的要求,就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首先需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基礎的了解,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例如,某高校舞蹈教師為了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在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中,不斷獲取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加上統籌考慮制定了更加細致、適合性更高的教學方案。教師在進行動作示范時,配合了更加細致的講解,特別是針對比較細節(jié)的動作,至少進行三遍以上的講解,教師在完成示范表演之后要求學生進行練習,在學生練習過程中發(fā)現不標準的動作立即進行糾正。
三、結語
舞蹈展現出來的不僅僅一種體態(tài)美,其深刻內涵更是被舞者賦予在了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中。舞蹈在給人們帶來美感的同時,也在影響著舞者本身。總而言之,在大學舞蹈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需要及時發(fā)現并懷抱著一顆解決的心態(tài)體現在具體的教學中,有效保證大學舞蹈教育質量水平的提高。
作者:路遠 單位:福建技師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6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