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職院校地理課堂教學管理
1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主動、有效地接收來自各種途徑的信息,進而培養學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具有思維獨立性、批判性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教師是否有積極飽滿的教學情緒,是創造課堂氛圍的首要條件;同時,教師應妥善設計新穎的教學方式,去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樂趣,建立歡快的學習情緒氣氛,使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角色”。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創設寬松民主、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如:在學習“地圖三要素”之前,我們可請全班同學合作測出學校的大小及教學樓等事物的位置,并繪出校園平面簡圖。我們應引導每一位學生都積極自愿的參與其中,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應多鼓勵,勿批評,努力創設寬松民主、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信心,保護學生求知發問的勇氣和興趣.這樣學生才能遇到問題不氣餒,在研究嘗試中完成學習任務.通過我們的耐心指導,同學們都能順利完成地圖三要素的學習過程。寬松民主、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是自主學習的沃土。在營造和諧氛圍的時候,教師還應注意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要賞識、激勵、寬容,堅持正面教育,以表揚鼓勵為主,要時刻發現他們的亮點,體現教師隨和平易的人格魅力。
2富有創意指導探究,促進學生自主完成
當課題確定后,教師可以提出幾種方案,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課題內容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如:通過社會調查、搜集資料來完成探究過程;通過多種媒體收集、加工、處理信息;通過親自動手實踐促使學生自主體驗探究過程等等。例如:在研究“村莊是怎樣演變為城鎮的?城鎮又怎樣擴展成城市?”這個課題時,剛好我們學校處在城郊結合的地區,所以我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深入到社會去調查。這樣讓學生能貼近生活掌握學習的技巧。又如在研究“大氣溫度升高導致海平面上升,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影響?”這一課題時,就要要求學生通過影視媒體、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上網查詢等方法開展研究活動;在跟學生講解地軸、兩極、經緯度、經緯網等有關知識點時,有些學生總弄不清楚。經試驗,改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辦法,讓學生在課后用乒乓球做一個小地球儀,然后評比,看誰做得最好。經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比較順利地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點,還向教師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學習方式既開闊學生視野又養成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題確定最佳研究方案給予適當的指導,也可以參與學生的討論中,并注意在學生的體驗遇到困難時適時給予幫助,還可以給予適當的建議和補充。但要記住教師在其中的角色是引路人,決不能包辦代替。教師要做的不是告訴學生該怎么做,而是要幫學生去尋求問題的解決途徑。教師富有創意地正確引導,適當點撥,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努力探索,愉快地完成探究過程,并掌握學習技巧。
3利用最新時事地理,深入探究學習內容
地理是一門具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雙重特征的學科。貼近生活的、可研究、探討的內容非常豐富,因此學生關心感興趣的焦點、熱點問題,很大部分集中在地理學科可研究的范疇上。當我們引導學生把研究的視野定格在地理學科與生活案例邊緣地帶的時候,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并可通過學科知識與生活經驗間的滲透與綜合,培養學生創造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綜合素質。如:在全國人民歡慶“神州六號”飛船成功返回時,我讓同學們關注新聞,研究“飛船為什么選擇在甘肅的酒泉發射,與當地的地形和氣候有沒有關系?”同學們馬上找來地形圖和氣候圖,結合專家分析進行研究。通過以上這些貼近生活的地理知識的探究性學習,學生學會了結合生活實踐,檢驗課本知識,檢驗他人的觀點;通過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了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們教師要抓住地理學科知識生活的衍生性,為學生提供質疑、思考的廣闊世界,使學生自愿深入到地理探究學習中去??傊?,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地理探究性學習的模式要因人、因時、因課制宜,不能一刀切。地理探究性學習的開展有待更多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讓更多更好的探究模式走進地理課堂。
作者:田立平 單位:臨沂職業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34688.html